十大最难就业红牌专业,最难招也最吃香的工种

读百科 18 0

在大学里,有一些同学常年听着下面这句话:

“如果你学会了这个,你家应该很有钱吧?”

“学艺术的人考大学一定很容易吧?”

“学艺术,你不就是随便学的吗,高中容易吗?”

艺术生经历过很多次战斗,遇到这样的质疑时,已经从最初的“我不是,我没有,你别乱说”的品质,到逐渐习惯,变成了“啊对对对”的糊弄文学的风格。

但其实,他们内心深处,还是想对大家说一句话:

“学艺术,真不是那么简单的!”

01

每一次家庭聚会

逃不开吹打打唱的命运

回家过年,父母总会凭借对孩子的职业印象来指挥孩子干活、活跃气氛、招待客人。

例如学外语的,大会

被人问“这句话用你学的那个语言怎么说来着”;学汉语言的常会被要求现场作诗;学计算机的会被七大姑八大姨要求去家里帮忙修电脑;就连学生物的都逃不过被家里人预约好杀猪宰羊。



这些其他专业的小倒霉蛋还有可能逃过一劫,因为每当这个时候,如果周围有个艺术生,那他们很大概率会被损友拉出来顶包:


货真价实的艺术生——唱歌跳舞,写对联画年画,吹拉弹唱,才艺表演,过年必备啊!


可以说,从上学时碰到家庭聚会,到上班后遇上单位年会,艺术生们都会成为备受瞩目的吉祥物,最为忙碌。


然而,虽然他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备受瞩目,但是在平时,他们经常会碰到来自不同人的误解——“学艺术很轻松,学艺术是捷径,学艺术是文化课成绩不好……”口耳相传之下,都快把艺术生说得不食人间烟火了。



实际上,艺术生们的学习,并不容易。


不同于其他大学专业往往从大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,艺术生们的专业启蒙从童年就已经开始。


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,学艺术的孩子们可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出去玩,自己却只能在家练琴、唱歌、画画、写字、跳舞……


偶尔放纵几天,“一天不练自己知道,几天不练所有人都知道”,最多只能糊弄过忙着上班的家长,但到了老师面前,就只有被挑问题的份了。



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才上了大学,可这也不意味着可以一路吃老本躺平到毕业。


如果想走专业的艺术道路,那这意味着,不仅得保证校内的学业,还得不断的磨练自己的专业能力,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拓展人脉,尽力向业内的前辈靠拢。


而如果仅关注自己的课程学业,不在课下努力提升自己、感悟艺术,很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模仿者,好一点的可以成为一个知名的从业者,但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。


比起勤勤恳恳钻研艺术,或许对于这些年轻的学子来说,更难的是无论在低谷还是高峰都能够保存自己的本心。


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同学,大家都是刚入门的学生仔,顶多看着几个学霸望洋兴叹,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谓心脏都跳得像过山车——


时不时,这个同学出演了一部剧爆火了,那个同学去巡回演出了,隔壁原来默默无闻的同学居然也成了知名up主,转换了职业赛道。


眼见着身边一个个朋友向着梦想不断进发,好像全世界只剩自己还在摸爬滚打,默默无闻,每次回家都要被亲戚问候一句,“以后想做啥工作,去我们隔壁学校当老师就不错啊”。


还能怎么办?只能在别人家小孩咨询读艺术是不是比较好考大学时,真情实感地哀嚎一句:


“不是真爱,千万别来!”




02

艺术生,到底图什么?


很多人对艺术生的滤镜,来自于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明星,来自各种节目中歌声嘹亮的歌手和音乐剧演员,来自一幅作品价值万金的画家、书法家……


但实际上,除了专业能力最顶尖的那一批佼佼者,或是正好得到命运眷顾的幸运儿,其实大部分艺术生的职业生涯是平淡甚至是平凡的。


很多艺术生在选专业的时候纯粹是为爱发电,毕业之时才发现,艺术界的资源就像个倒三角,越往下留下来的就越少。


在麦可思研究院提供的就业数据中,绘画、音乐表演、美术学等专业都曾在五年内被列入就业难的“红牌专业”,其中绘画和音乐表演更是连续五年都榜上有名。


近五年“红牌专业” 图源:麦可思研究院


除了能够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得到市场认可的艺术生之外,其他人想往体制内走又苦于没岗,想去大公司则经常被念叨一句“专业不对口”。每次一到毕业季,同学们各奔东西,干啥的都有。


而且,很多选择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,还没等到毕业时感受阵阵寒风吹过,在准备艺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,其他人口中“有手就行”的艺考实际上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


尽管2020年来,部分美院和戏剧学院总体都有小规模扩招,但院校扩招但速度远远赶不上艺考报名人数的增长。


相比2021年,2022年全国美术统考的报名人数直线增加,其中河北和云南省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5%。与之相对的,是美术类本科招生计划数增长的缓慢,在河北省,2022年美术类本科招生计划数仅增长4%左右,与报名数产生了鲜明的对比。


考学压力增加,备考的过程也尤为艰辛。


有网友感慨:


“艺考生把这条长满荆棘的路走得鲜花盛开,就给了别人一种这条路很好走的错觉。”



美术生在画室集训的时候,常会收获满手洗不干净的炭粉、掉一地的头发和浓重的黑眼圈。熬夜画画已成常态,有思路时废寝忘食也时常发生。


有时终于画完了画,结果旁边人离开的时候不小心踢翻了洗画笔的画桶,废水和画作擦肩而过,美术生们也跟着血压飙升。



美术生们的努力,是可以量化的。有位美术生在考完以后展示了自己备考期间到底刮下了多少颜料,好家伙,不起眼的颜料堆起来直接变成一块敦实的板砖。



音乐生同样辛苦,手上留下的茧子、水泡无时不刻都在提醒他们,别松懈,会手生。


所以,哪怕手指上因为练琴过猛而长出的水泡还没消下去,他们也会忍着痛继续用音乐传达自己的感情,把自己融入音乐的世界里,忘记疼痛,忘记疲劳。



如此辛苦又艰难的道路,不由让人感慨一句:


“艺术生,到底图什么?”


或许,他们所求的,不是大众眼中所见的名利、利益,而是一种对于人类文明结晶与美好艺术的热爱。


所以哪怕时常被人误解,哪怕前进的道路十分艰难,一眼望不到头,也还是有人带着一腔孤勇逆流而行。


尽管有许多艺术类学子由于现实原因,在毕业之后没有再继续选择这一条道路,但他们心中对于理想,对于艺术的火苗,还是会由他们曾经的同路人继续传承下去。


03

通往艺术的道路,艰难但值得


在升学的道路上,艺术生相对于文化生,是少数的群体。很多时候,旁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苦涩,也难以明白他们创造美和传承美时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

可正如有网友说的:


“我一直告诉自己,永远要以虔诚的态度去对待艺术,给予舞台和观众最大的尊重,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付出的尊重。”



没错,虽然艺术的道路上充满了误解、诱惑,甚至还可能受到浮躁风气的动摇,但总会有人虔诚、笃信,用艺术为人民发声,用艺术保留下文明智慧的结晶。


比如,当我们看到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一次次上演,听着其中的配乐《渔光曲》动人心弦,会感慨革命先辈的付出,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


在中国美术馆内,我们也总能注意到罗中立所画的那幅《父亲》。包着白头巾,面容黝黑,嘴唇干裂,捧着一碗浑浊的水,他是万千生活在贫困大地上的农民的写照,也是淳朴善良的父亲的化身。


《父亲》绘图:罗中立


这样的艺术创作,超脱了技巧,也超脱了利益,仅仅以真情震动人心。


保留艺术的火种,让走在艺术道路上的年轻人不必抛弃自己的理想,不因现实艰难就放弃自己心中对于社会的艺术感知,对于一个重视文化传承的社会而言,意义非凡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